本网讯(党委办公室)为深入挖掘革命文物的历史底蕴、文化内涵和传承价值,培育时代新人,2024年12月20日,由广东科技学院党委主办,管理学院党委承办的第六届红色文化节系列活动之红色演说家——“让文物‘说话’,续红色血脉”演讲比赛决赛于南城校区4-101顺利举行。管理学院党委书记、副院长简添,党委办公室组织科老师吴文升,校团委副书记李璐,财经学院专职组织员、学生第四党支部书记王玉丹、计算机学院专职组织员黄喆,通识教育学院专任老师张荣荣作为评委出席比赛,各学院师生代表现场观摩比赛。
领导致辞
管理学院党委书记、副院长简添在致辞中强调红色文化节的重要性和意义。同时,他提出四点期望:一是以赛促学,深入学习和理解革命历史,挖掘红色文物的内涵,能结合历史背景、时代意义等,展现出红色文物的丰富性和深刻性。二是以赛促能,通过比赛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演讲能力和表达能力,以及锻炼在限定时间内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,提升思维的敏捷性。三是以赛促行,激发同学们对红色文化的思考,引导他们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从而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四是以赛促传,通过比赛的形式,让红色文化在青年一代中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弘扬,让红色精神成为激励青年成长成才的强大动力。简院还鼓励参赛者们要以饱满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参与到比赛中,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青年的风采。
现场回顾
本次比赛分为自主选题和现场抽题两个环节。在比赛现场紧张的氛围中,选手们聚焦红色文物,借助图片、视频等形式进行演讲。内容涵盖重要的会址、革命先辈的故居等革命遗址,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、宣言以及珍贵的历史书信等革命文件,以及曾经用于斗争的武器、革命先辈的生活用品等革命实物。他们声情并茂,仿佛穿越时空,经历了一次心灵与历史的碰撞,让沉睡的历史文物再次焕发生机,将观众带入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。
表演环节
当悠扬的古筝弦音与灵动的琵琶声相遇,一场视听盛宴就此展开。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中的两颗璀璨明珠,古筝与琵琶不仅代表着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,更传递着中华民族的情感与智慧。闭上双眼,让心灵沉浸在这两种乐器交织出的和谐旋律之中,感受《国乐之声》的独特魅力,体验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。
知识竞答
本次比赛还特别设置了知识竞答——“红色文物知多少”。同学们积极参与、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,表现出对红色文化的深厚兴趣和热爱。通过这一环节,寓教于乐,不仅检验了同学们对红色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,还加深了他们对红色历史的记忆,以及激发了他们传承红色基因、弘扬革命精神的热情。
比赛点评
党委办公室组织科老师吴文升对活动的圆满举办表示衷心的感谢,并对选手们的精彩表现给予充分肯定。他针对每位选手的现场表现进行点评,并提出以下建议:一是注重演讲深度。红色文物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,更是革命精神的载体,希望选手们在今后的演讲中,能够更加注重对红色文物背后故事的挖掘和呈现,让观众更加深刻地理解红色文物的历史价值和精神内涵。二是增强演讲力度。在演讲过程中要把握演讲的核心要点,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演讲流畅度,注意语速、语调的自然变化,以及语句之间的衔接和过渡,要避免出现卡顿、重复或口头禅等不良习惯,不断增强演讲的流畅度和效果。三是提升演讲温度。选手们需要在语言表达、情感投入、肢体动作等方面下功夫,不断提高自己的演讲技巧,增强表达效果,同时,要注重与观众的互动和交流,增强演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。
颁奖环节
接下来,活动进入颁奖环节,嘉宾分别为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、颁发证书。
活动落幕
红色文物见证了党和人民近百年来的奋斗历程,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缩影,承载着丰厚的革命精神财富。本次比赛选手们以“声”入局,以物说史,深挖红色文物底蕴,让文物活起来、红起来、亮起来。今后,我们应当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汲取前进力量,进一步加强红色文化的认同和传播,使其不断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,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