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一群“破竹而出”的大学生团体在以所学所长投身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中表现出色,让我们走进团队,了解一下团队整体的发展情况:
1.你们选择“竹子”这样的一个题材背景是什么?
习近平总书记于2022年提出以竹代塑倡议,推动各国减少塑料污染,应对气候变化,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。中国竹产业目前正处于上升期,随着“以竹代塑”政策的推进,竹产业规模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增长。同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《加快“以竹代塑”发展三年行动计划》,预计2025年中国竹产业产值达7121亿元。
长期以来,竹制品的生产缺乏科技创新支持制约了乡村地区的发展,只有加大科技应用,才能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。高校有人才、有技术,才能与乡村地区发展难题“一拍即合”。
在中国“竹蒸笼之乡”的云浮市泗纶镇。当地恒兆蒸笼有限公司的员工能将竹子制成精美的工艺品,但要削出一条厚薄均匀兼具美观和实用性的竹条,十分考验技术,稍不留神便把手割伤。针对这一困扰村民的痛点问题,广东科技学院筑梦团队学生深入云浮市泗纶镇展开实地调研,收集三百余份成熟竹筒样品进行项目研发。
2.在备赛过程中主要遇到哪些困难,团队是如何克服的?
我们面对的最大困难是如何克服竹筒弯曲、形状、大小不规则对去青开片的影响,这要求我们必须设计开发出一种自适应的去青开片技术。而这也是市面暂无相关工艺生产设备的原因,
团队历经三年近千次的实验测试,对300余种不同形态的试样进行测试,不断调整参数、程序及结构设计进行三代技术迭代。
经过艰辛的实验测试,团队最终开发出激光仿型去青技术、自定圆心开片工艺,并成功开发出一套行业首例的竹筒圆周视觉检测技术,在实现高质量标准化生产的同时,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。
3.关于项目发展中的你们收获了什么?
第一,要始终保持“挑战”者姿态。面对困难迎难而上,坚持不懈,持之以恒,坚守初心。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,需要不断地敢于“挑战”。成功也不可能是一个人的成功,要学会团队合作,懂得集思广益、虚怀若谷。
第二,要充满自信。充分意识及相信自己所学所做的重要价值,同时也要擅长课外学习,“崇尚科学、追求真知、勤奋学习、锐意创新、迎接挑战”。
第三,要践行“科创先行,强国有我”的远大抱负,以青年之身,助力百千万。当代大学生要志存高远,热爱创新,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,以所学所长投身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
作品介绍:
随着近年来“以竹代塑”“小竹子大产业”等政策支持,对竹制品产业生产发展速度提出了新的要求。竹制品粗加工共需8大工序,其中去青开片工序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,且完全依靠传统人工完成,而为解决这一“卡脖子”问题,筑梦团队提供了国内首个解决技术。
针对竹筒弯曲的生物特性,独创地采用激光测距采集数据,配合高精度升降去青平台,通过实时全程检测,保证去青切削的每一刀实现重复±30μm检测误差、±0.05mm的加工误差。
由于竹筒两端非同心圆的差距,在开片工序,自主设计一套四点圆形矫正结构,保障了开片的良品率,同时在整机方面设计了自动供料,去青,阶层流水线作业等组件,将生产效率实现至125/h根竹筒。
为解决竹筒大小、形状不规则的特性,提出并开发出行业首例的竹筒端面视觉检测系统,依托国产大华a7300mg30工业机器视觉的硬件基础,配合程序编辑改进,在实现对端面圆周±0.1mm的检测误差的同时,还掌握对开裂,蛀虫等基础来料检测功能。
三年来,团队携带设备进行三次科技下乡,在罗定市泗纶镇恒兆蒸笼有限公司进行实地测试,不断倾听当地企业工人长期工作中困扰的问题,冥冥中埋在心底,种下助乡村发展,为人民服务的心。